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最新资讯

为小米汽车代工?两大公司否认

时间:11-16 来源: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:163

为小米汽车代工?两大公司否认

中国基金报记者 文夕 随着小米汽车渐行渐近,市场胃口也被吊的越来越高。 近日,在A股市场上,海马汽车、北汽蓝谷这两家上市公司成为小米汽车代工的“绯闻对象”,股价也相继拉高,其中海马汽车已经走出三连板。不过,经记者核实,两家公司相继否认了代工传闻。 不过,随着业内人士不断曝光信息,小米汽车清晰度愈来愈高。按照市场人士说法,小米汽车或在近几日内出现在工信部机动车目录之中,届时首款车型将会“现真容”。 “目前没有相关消息” 小米汽车的热度始于10月25日,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个人社交账户发布消息称,小米汽车目前进展非常顺利,2024年上半年正式上市。“等合适的时候,向大家集中汇报。” 而一项专利授权令小米汽车的热度再度提升。11月7日,小米汽车申请的“车辆尾翼以及车辆”专利获授权。摘要显示,该专利涉及一种车辆尾翼以及车辆,车辆尾翼包括尾翼支架、第一活动扰流板、第二活动扰流板、第一角度调节机构以及第二角度调节机构。与此同时,“小米汽车谁来造”这一问题也令市场高度关注,最新的“绯闻”对象为海马汽车。在11月10日和13日、14日三个交易日内,海马汽车股价拉出三连板。 不过,对于这一传闻,海马汽车也作出官方回应。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该公司,该公司一位证券部人士表示,目前没有相关消息。 而在互动平台上,也有投资者问及“为小米代工事宜”,而海马汽车方面也表示,始终持开放态度,积极争取并开展对外合作。若有相关合作事项,公司将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。 实际上,海马汽车并非近期第一个小米汽车合作“绯闻”对象。在11月8日,小米召开了一个合作伙伴闭门会议,据相关人士透露,此次闭门会议邀请了小米汽车相关供应链企业。 由于小米闭门会议的保密程度极高,受邀请参会人员均不允许携带手机、电脑、平板电脑等任何电子设备入场,所以会议具体内容不得而知。外界能获取到唯一与小米闭门会有关的就只有一张图,小米在园区内搭建了一座“小黑屋”会场,只能看到小米LOGO和门口管理人员。 而会议当天,小米科技园出现了北汽集团的大巴车,这也引起市场诸多猜测。实际上,此前便有消息传出,小米汽车由北汽集团旗下新能源平台北汽蓝谷代工。 消息称,自10月开始,小米汽车开始接洽北汽蓝谷和华晨汽车,就生产等事项进行合作谈判。其中市场认为,小米汽车与北汽蓝谷之间的合作推进得更深,双方均有意向进入更深一步的洽谈。 北汽蓝谷股价在二级市场上随之异动,11月8日当天一度涨停。不过,记者随后就这一传闻与北汽蓝谷方面核实。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,目前没有相关信息可以提供。 清晰度越来越高 尽管代工传言并未得到证实,但小米汽车的清晰度愈来愈高。已经有知名车评人13日透露,小米汽车将于近日现身工信部网站。 按照车评人所述,小米汽车首车定位“C 级生态科技轿车”(C 级豪华轿车),使用 Xiaomi 品牌,性能配置都相对比较高,据称“车内空间很不错”。按照其说法,市场关心的澎湃OS也在小米汽车上落地。 此外,据该人士还透露,小米首款车型的售价超过30万元,高配版预计近40万元,电机、大压铸、电池包等等配置方面都有小米自研东西。该车车尾标为“北京小米”,北京亦庄小米自己工厂制造。 值得注意的是,此前也有市场传言称,小米汽车信息将在11月10日前后出现在工信部《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》上。不过截至目前,工信部仍未公布新一期目录。 一般而言,车辆在上市前都需要先在该目录上亮相。当前,该目录已经更新至第376批。据记者观察,该目录一般于每月10日-16日之间公布,按照这一时间区间,小米汽车现真身或许就在近两日。 不过,根据目前市场曝光的小米汽车配置和售价来看,其对标的车型就是特斯拉Model 3、小鹏 P7、蔚来ET5、智界S7等纯电轿车,市场竞争颇为激烈,但有着较大渗透空间。 中信证券在一份研报中分析,在25-40万元价格区间,新能源车渗透率较高但车型较少;在25万元以下价格区间,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,15-40万元的价格区间对于后来者仍然存在显著机会。 该机构认为,小米造车若要取得成功,将会面临着早期高昂的研发支出与资本支出投入、后续销量提升、以及毛利率何时快速地恢复至健康的水平等挑战。 从研发费用、资本支出投入的角度,参照造车新势力而言,百亿元的研发和资本支出投入是门槛和必要条件;从销量数据的角度,2022年特斯拉以及理想、小鹏、蔚来的销量分别为131万辆、13.3万辆、12.1万辆、12.2万辆,其中理想、小鹏和蔚来达到年销10万辆所需的时间大致为3-4年的时间。 而从毛利率数据来看,除了理想保持稳定、较高毛利率之外,蔚来今年以来勉强保持正向毛利率,而小鹏仍未负毛利率。以此可以作为小米造车参照物。 编辑:舰长审核:木鱼 版权声明《中国基金报》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:于先生(电话:0755-82468670)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最新资讯